霑足

霑足

词的解释

拼音:zhānzú

注音:ㄓㄢㄗㄨˊ

词条:霑足 

1.《诗·小雅·信南山》:“既霑既足。”后以“霑足”指雨水充分浸润土壤。唐文宗《暮春喜雨》诗:“郊坰既霑足,黍稷有丰期。”《新唐书·刘仁轨传》:“今兹澍泽霑足,百穀炽茂,收纔十二。”清昭槤《啸亭杂录·至诚格天》:“是日申酉时即雷雨大作,四郊霑足。”

2.谓普遍受惠得益。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时京国樱桃初出,虽贵达未适口,而覃山积铺席,復和以糖酪者,人享蛮榼一小盎,亦不啻数升。以至参御辈,靡不霑足。”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四:“祥符中,开宝寺福胜院舍利塔……降下舍利於地面砖石上,约五千餘粒。僧俗虔心求觅,必获霑足。”

相关笔顺

霑的意思 足的意思

相关笔顺

霑字组词 足字组词

相关词语

霑被 霑赐 霑逮 霑贷 霑恩 霑濡 霑丐 霑接 霑赉 霑露 鳌足 拔足 跋足 败足 足办 足板 饱足 豹足 备足 足备

相关成语

挨肩并足 碍足碍手 安分知足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之虫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百足不僵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上一篇:鸟膏
下一篇:设难

欢迎参与霑足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