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解释
拼音:bìqín
注音:ㄅㄧˋㄑㄧㄣˊ
词条:避秦
1.晋陶潜《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絶境,不復出焉。”后以“避秦”指避世隐居。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夏阳适晋,得随会而同奔;东海避秦,与毛公而俱隐。”唐苏广文《自商山宿隐居》诗:“闻道桃园堪避秦,寻幽数日不逢人。”
2.指躲避强暴或战乱。《元人小令集·梧叶儿·天台洞》:“夕有猿敲户,朝无客扣门,见几个捕鱼人,犹自向山中避秦。”清李渔《奈何天·狡脱》:“我们参禪原是虚名,避秦乃其实意。”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乃若安南亡于法,朝鲜并于日,其墐户无天,避秦无地之惨剧,尤为见者心酸,闻者发指。”
3.簏名。
相关笔顺
避的意思 秦的意思
相关笔顺
避字组词 秦字组词
相关词语
阿避 避碍 避案 巴避 避谤 避暴 避兵 避藏 避雠 避谗 帝秦 东秦 遁秦 饭秦 苻秦 函秦 后秦 胡秦 借秦
相关成语
避凉附炎 避难就易 避难趋易 避溺山隅 避强打弱 避强击惰 避影敛迹 避强击弱 避影匿形 避人耳目 朝秦暮楚 晨秦暮楚 楚棺秦楼 楚馆秦楼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肝胆秦越 高悬秦镜 孤秦陋宋 暮楚朝秦 秦镜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