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制

时制

词的解释

拼音:shízhì

注音:ㄕㄧˊㄓㄧˋ

词条:时制(時制) 

1.指时节和制度。《诗·鄘风·定之方中序》:“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説之,国家殷富焉。”孔颖达疏:“既得其时节,又得其制度。”

2.指当时的制度。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一节:“他若郑人游於乡校,以詆毁时政,时制毫不禁之。”

3.时令;季节。《孙子·计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俞樾《俞楼杂纂·著书馀料·<孙子·计篇>》:“时制,当读为时节。‘节’与‘制’一声之转。《国语·晋语》:‘夫祀,国之大节也。’韦注:‘节,制也。’是其义亦相通。”

4.谓送终之物需每一季度都有所添置。《礼记·王制》:“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孙希旦集解:“岁制者,谓送死之具,於每岁有所制也;时制,於每时有所制也;月制,於每月有所制也。六十已衰,始制为送死之具;至七十、八十,而所制弥备;至九十,又於所制者曰脩也。”后以“时制”借指七十岁。《周书·儒林传·沉重》:“建德末,重自以入朝既久,且年过时制,表请还梁。”

5.当代流行的文章体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公式》:“但汪氏不知文用古法,而公式必遵时制。”

相关笔顺

时的意思 制的意思

相关笔顺

时字组词 制字组词

相关词语

阿时 哀时 按时 安时 暗时 时暗 案时 闇时 时奥 拜时 腌制 隘制 摆制 制办 班制 制版 剥制 制备 制碑 逼制

相关成语

阿时趋俗 安时处顺 彼一时,此一时 避迹藏时 拨乱济时 不合时宜 不时之须 不入时宜 不失时机 不毁之制 操刀制锦 出奇制胜 粗制滥造 帝制自为 革命创制 诡形奇制 过程控制 鸿篇钜制 鸿篇巨制

上一篇:遗孼
下一篇:香积

欢迎参与时制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