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忽

飘忽

词的解释

拼音:piāohū

注音:ㄆㄧㄠㄏㄨ

词条:飘忽(飄忽) 

详细解释:

◎飘忽piāohū

(1)[drift]∶(风和云)等迅速飘移,轻快迅疾的样子

(2)[mobile;uncertain]∶像波浪一样随风起伏

飘忽无迹

1.迅疾貌;轻快貌。战国楚宋玉《风赋》:“飘忽淜滂,激颺熛怒。”《文选·傅毅<舞赋>》:“蜲蛇姌嫋,云转飘曶。”李善注:“曶,与‘忽’同。”刘良注:“飘忽,轻疾貌也。”宋李纲《论福建海寇札子》:“以水夫驾舟,以官军施放弩弓火药,虽贼櫂飘忽,可以追逐掩击。”鲁迅《朝花夕拾·<狗·猫·鼠>》:“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

2.指光阴迅速消逝或时间短暂。《文选·陆机<叹逝赋>》:“时飘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将及。”李善注引《思玄赋》:“辰倏忽其不再。”宋王安石《忆鄞县东吴太白山水》诗:“三年飘忽如梦寐,万事感激徒悲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湘裙》:“伯乃送仲出,飘忽间已抵家门。”

3.指变化莫测。宋范成大《王希武通判挽词》之二:“遽为重壤去,凄断十年邻。物理真飘忽,家声正隐轔。”鲁迅《呐喊·阿Q正传》:“赵府的全眷都很焦急,打着呵欠,或恨阿Q太飘忽,或怨邹七嫂不上紧。”

4.指踪迹不定,行动不可捉摸。《明史·花茂传》:“东莞、笋冈诸县逋逃蜑户,附居海岛……飘忽不常,难於讯詰。”清魏源《圣武记》卷八:“﹝阮光平父子﹞乃招濒海亡命……令劫内洋商舶以济兵餉,夏至秋归,踪跡飘忽,大为患粤地。”

5.指生活动荡飘泊。唐庾抱《别蔡参军》诗:“人世多飘忽,沟水易西东。”金元好问《老树》诗:“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6.飘扬。清钮琇《觚賸续编·海天行》:“述祖及众役叩首门外,惟闻乐音繚绕,香气氤氲,飘忽不断而已。”

7.隐约不清。清沉星炜《洞仙歌》词:“盈盈照水,又一花初发,澹著春痕半飘忽。”冰心《到青龙桥去》:“乱山中的城头上,暗淡飘忽的日光下,迎风独立。”

相关笔顺

飘的意思 忽的意思

相关笔顺

飘字组词 忽字组词

相关词语

飘暴 飘薄 飙飘 飘泊 飘簸 飘布 飘残 飘尘 飘歘 飘吹 岸忽 闇忽 傲忽 骜忽 慠忽 忽板 暴忽 忽薄 贬忽 飙忽

相关成语

东飘西泊 东飘西徙 东飘西荡 断梗飘蓬 断梗飘萍 堕溷飘茵 风雨飘摇 风雨飘零 风雨飘飖 凤泊鸾飘 毫厘丝忽 忽忽不乐 忽冷忽热 忽忽如狂 忽隐忽现 恍恍忽忽

上一篇:繁昌
下一篇:遗粮

欢迎参与飘忽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