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

三教

词的解释

拼音:sānjiào

注音:ㄙㄢㄐㄧㄠˋ

词条:三教 

1.汉儒谓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称为“三教”。汉班固《白虎通·三教》:“王者设三教者何……夏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殷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周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

2.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汉徐干《中论·治学》:“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

3.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北史·周本纪下》:“十二月癸巳,集羣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唐牛肃《牛应贞》:“学穷三教,博涉多能。”明陶宗仪《辍耕录·三教》:“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上曰:‘若然,则儒贱邪?’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穀於世,岂可一日闕哉!’”鲁迅《华盖集·补白二》:“佛教初来时便大受排斥,一到理学先生谈禅,和尚做诗的时候,‘三教同源’的机运就成熟了。”

相关笔顺

三的意思 教的意思

相关笔顺

三字组词 教字组词

相关词语

三霭 三暗 三案 三闇 三八 三巴 三百 三白 三拜 三班 罢教 白教 拜教 帮教 邦教 保教 本教 布教 畅教 昌教

相关成语

挨三顶五 捱三顶五 捱三顶四 巴三览四 八难三灾 巴三揽四 白璧三献 半三不四 半夜三更 避军三舍 变俗易教 不教而杀 不教而诛 不教之教 不可教训 不吝赐教 不吝指教 不屑教诲 反面教员

上一篇:打草
下一篇:手本

欢迎参与三教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