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

拼音: lu
部首: 彳
笔画数:9
读音: lǜ
笔画: 撇、撇、竖、横折、横、横、横、横、竖、
详细解释: 律

【名】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law〗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aseriesofstandardbambootuningpitch-pipesusedinancientmusic〗
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temperament〗
五声六律十二管。——《礼记·礼运》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
律诗的简称〖lüshi〗。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佛教的戒律〖discipline〗。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
古代爵位的等第〖gradeinancientrankofnodility〗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
指季节和气候〖seasonandclimate〗
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陆游《春望》



【动】
约束〖restrain〗
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隐《娇儿诗》
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
遵循〖follow〗
劳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击〖beat;hit〗
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枚乘《七发》


【形】
高〖high〗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律己
lǜjǐ
〖bestrictwithoneself;governone'sownconduct〗克制、把握自己
律己要严,对人要宽
律例
lǜlì
〖codeandcaselaw;Halakah〗法律和判例。补充成文法律的犹太口传法律或成文和口传法律的总称或任何特别法律,或法律古抄本说明的总体
律令
lǜlìng
〖lawsanddecrees;command;order〗律度法令;法规
律师
lǜshī
〖lawyer;solicitor;attorney〗在案件中为委托人辩护、代理诉讼及处理平常法律业务的人员
律诗
lǜshī
〖lushi,apoemofeightlines〗中国旧诗体裁之一,形成于唐朝,每首诗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有五律(五个字一句)、七律(七个字一句)两种
律条
lǜtiáo
〖legalarticles〗∶法律条文;有制约作用的条文
触犯律条
〖norm〗∶泛指准则;法则
做人的律条

律字组词

拗律 被律 律本 变律 标律 兵律 律藏 草律 成律 律尺 持律 出律 吹律 词律 律典 调律 定律 律动 律度 杜律 法律 犯律 风律 律讽 凤律 佛律 附律 律赋 改律 概律 篙律 格律 公律

包含律字的成语

抱令守律 出出律律 出出律律 东风入律 方头不律 急急如律令 践律蹈礼 金科玉律 千篇一律 千古一律 千年一律 清规戒律 视同一律 同音共律 五音六律 析律贰端 析律舞文 析言破律 严于律己 严于律已

拼音是lu的字

鹿 绿

上一篇:
下一篇:

欢迎参与律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