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ong
部首: 亻
笔画数:14
读音: tóng,zhuàng
笔画: 撇、竖、点、横、点、撇、横、竖 、横折、横、横、竖、横、横、
详细解释: 僮
tóng
【名】
(形声。从人,童声。本义:未成年的人)
同本义〖young〗
僮,未冠也。——《说文》。按:“十九以下,八岁以上也。”
僮子备官,而未之闻邪。——《国语·鲁语》
为两郎僮。——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孰若为一郎僮耶。
与其杀是僮。
不当为僮。
又如:僮子(童子。指未成年的人);僮女(童女,少女);僮男(童男,少年);僮儿(男孩);僮谣(即童谣)
奴婢〖servant〗
而卓王孙家僮数百人。——《史记·司马相如传》
今民卖僮者。——《汉书·贾谊传》
又如:僮使(奴婢);僮奴(奴仆);僮史(仆隶);僮役(仆役);僮牧(犹僮仆);僮指(称僮仆,奴婢);僮客(奴仆);僮娃(指童婢)
僮
tóng
【形】
无知〖ignorant〗
僮昏不可使谋。——《国语·晋语》
又如:僮昏(昏愦无知。亦指昏愦无知的人);僮蒙(昏昧不明事理)
低贱〖humble〗。如:僮妇(泛称平民妇女);僮夫(犹言匹夫。指平民男子);僮讼(指民事诉讼)
僮奴
tóngnú
〖houseboy;manservant;servant;slave〗僮仆,奴仆。
宗族僮奴百许人。——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僮仆
tóngpú
〖houseboy;manservant;servant〗仆人
僮仆欢迎。——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清·张廷玉《明史》
风光不与四时同。——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僮
zhuàng
【名】
中国少数民族壮族的“壮”的原字,1965年改“僮”为“壮”〖Zhuangnationality〗
另见tóng
僮字组词
嬖僮 僰僮 僮部 孱僮 侲僮 僮客 僮隶 僮僮 僮蒙 僮役 僮牧 僮御 僮男 僮约 僮然 僮指 僮儿 僮史 僮子 僮妇 僮使 僮族 僮干 僮竖 僮昏 僮讼 干僮 马僮 山僮 小僮 仆僮 书僮 田僮
包含僮字的成语
五尺之僮
拼音是chong的字
冲 虫 充 宠 崇 艟 忡 舂 铳 憧 茺 偅 傭 喠 嘃 埫 寵 崈 徸 憃 揰 摏 樁 沖 浺 漴 潼 爞 珫 痋 祌 種 緟 罿 翀 蝩 蟲 衝 褈 蹖 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