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ao
部首: 韦
笔画数:14
读音: tāo
笔画: 横、横、横折钩、竖、撇、点、点、撇 、撇、竖、横、横折、横、横、
详细解释: 韬
韜、鞱
tāo
【名】
(形声。从韦,舀(yǎo)声。韦,熟皮。本义:剑套)
同本义〖scabbard〗
韬,剑衣也。——《说文》
装弓的袋子〖bowcase〗
韬,弓衣也。——陆德明《经典释文》
用兵的计谋〖militarystrategy〗
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李德裕《李文饶集》
又如:韬钤(用兵的谋略);韬略(指军事上的谋略)
韬
韜
tāo
【动】
掩藏〖conceal;hide;coverup〗
韬舌辱壮志,叫阍无助声。——杜牧《感怀诗一首》
又如:韬光晦迹,韬光讳彩(收敛锋芒;隐藏踪迹);韬日(日光隐藏);韬世(比喻度量之大,足以容世);韬光(收敛光彩,比喻人怀才不露);韬沉(隐逸);韬含(谙记,熟诸);韬表(弥封书表);韬面(遮面)
纳弓于弓袋〖putbowintocase〗
韬,弓藏也。——《广雅·释器》
如:韬弓(纳弓入弓套)
包容〖contain〗
有韬世之量。——潘岳《寡妇赋》
又如:韬世(度量大);韬合(包容切合);韬涵(包含)
宽;缓〖relax〗
〖梁元帝〗常言:“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资治通鉴》
韬光养晦
tāoguāng-yǎnghuì
〖hideone'scapacitiesandhideone'stime;drawinone'sclaws〗隐匿光彩、才华,收敛锋芒、踪迹
韬晦
tāohuì
〖refrainfromrevealingone'sambitionsandputothersoffthetrack〗∶韬,韬光;晦,晦迹。韬晦,即收敛锋芒,隐藏不露
愈事韬晦,群居游处,赤尝有言。——《唐书·宣宗纪》
〖dark;gloomy〗∶阴暗无光;阴晦
韬略
tāolüè
〖militarystrategy〗由古兵书《六韬》、《三略》引申而来,指计策、谋略
此人胸怀韬略,腹引机谋。——《三国演义》
韬字组词
豹韬 韬碧 韬藏 韬尘 韬轶 韬伏 韬符 櫜韬 韬阁 韬戈 弓韬 韬弓 韬含 韬涵 韬翰 韬钤 虎韬 韬辉 韬晦 韬戢 韬藉 韬精 韬谲 韬敛 韬鳞 韬旒 韬略 韬秘 韬邈 韬默 韬匿 韬奇 韬旗
包含韬字的成语
虎略龙韬 晦迹韬光 卷甲韬戈 敛锷韬光 六韬三略 龙韬豹略 韬形灭影 韬曜含光 韬光用晦 韬晦待时 韬迹隐智 韬神晦迹 韬声匿迹 韬光晦迹 韬光养晦 韬晦之计 韬戈偃武 韬光敛彩 韬光敛迹 韬光隐晦
拼音是tao的字
涛 陶 套 掏 逃 桃 讨 淘 滔 绦 萄 鼗 啕 饕 仐 匋 咷 夵 嫍 幍 弢 慆 抭 搯 梼 槄 瑫 祹 絛 綯 縚 縧 绹 蜪 裪 討 詜 謟 迯 醄 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