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ǔ guǐ bù xiū
成语解释
簠、簋:古代食器、祭器。借指贪污
成语出处
唐·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车,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修者……未至前一无所问,而今而后,义不相容。”
相关组词
簠字组词 簋字组词 不字组词 修字组词
近义词
簠簋不饬 簠簋不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形式
ABCD式
相关查询
包含簠字的成语、 包含簋字的成语、 包含不字的成语、 包含修字的成语 、紧缩式成语
簠簋不修相关成语
第一个字是簠的成语
簠簋不饬 簠簋不饰 簠簋不修 簠簋之风
第二个字是簋的成语
簠簋不饬 簠簋不饰 簠簋不修 簠簋之风 镂簋朱绂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哀而不伤 暧昧不明 爱理不理 爱答不理 暗室不欺 按捺不住 按兵不举 按兵不动 按纳不住 按捺不下 闇室不欺 昂昂不动 傲慢不逊 凹凸不平 把持不定 八九不离十
第四个字是修的成语
法成令修 福慧双修 簠簋不修 经明行修 年久失修 日省月修 束身自修 帷薄不修 帏箔不修 帏薄不修 帷箔不修 帷幕不修 武偃文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