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细点看萍面。
谁有
皖南行(诗词十首) 踏莎行·游皖南 春雨红花,秋风碧树,松林深处江雾。
白墙黑瓦旧民居,炊烟几缕斜阳暮。
回忆当年,艰难无数,族人迁,山乡住。
清溪村落小桃源,不闻不问官场路。
相见欢·花山谜窟 疏林烟冷云低,索桥西,十里花山留下几多谜
深凿洞,作何用
费猜疑。
想是吴宫采石到屯溪
七绝·和县陋室 陋室帘青别有天,鸿儒谈笑水山间。
苔痕催忆长安事,开尽桃花又一年。
五绝·当涂李白墓 太白长眠地,青山云雾里。
一生无坎坷,诗意从何起
七绝·重游采石矶忆虞允文 铁甲楼船一字排,金兵不得渡江来。
矶头凭吊游人悟,谁道文官无帅才。
七绝·登九华山 人生有限学无涯,新岁诚心上九华。
普照佛光重领会,城乡户户小康家。
七绝·游杏花村 溪畔农家半闭门,微风引路杏花村。
牧之应作池州梦,日日酒香更断魂。
七绝·重游黄山 小道弯弯雾雨中,悬崖奇石伴青松。
黄山四季皆仙境,雪后素妆情更浓。
七绝·黟县西递村 山川从来徽府有,民风自古皖南淳。
劝君携子频频到,领略人情到小村。
答案补充 七绝·黟县宏村 祖传家训轻名利,堂内楹联劝善行。
游客归来能熟记,官商两路一生平。
皖南古村落诗句“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道出了皖南乡村的独特意境: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淳厚从容的民风人情。
“想了解中国古代帝王生活,请到北京去
想了解中国明清平民生活,请到黟县来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在考察了西递、宏村古民居后曾留下这样的话语。
皖南民居的特点简介,50~100字左右皖南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
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西递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
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希望采纳 谢谢
古代形容室内、居所、房子的词有哪些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立的建筑物。
也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开始用于祭天、祀孔。
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
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36]。
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不仅置于郊坛、孔庙,以及用于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和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口、桥梁等处(图4-5-92),景观性也很强,起到点题、框景、借景等效果。
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图4-5-89)。
如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四世宫保”牌坊,是明朝万历皇帝为当时新城人兵部尚书王象乾所建。
王象乾文韬武略,威震九边,加功晋爵太子太保,追赠曾祖、祖父、父亲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之衔,故额题“四世宫保”。
[37] 二是贞洁道德牌坊,多表彰节妇烈女,在安徽歙县有许多这类牌坊。
云南楚雄黑井镇有一座节孝总坊,是清朝末年由慈禧太后下令建造的,表彰本地的节烈妇女(图4-5-88)。
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多为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图4-5-91)。
四类为标志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