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
1.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2.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3.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4.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5.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6.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10.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麦克阿瑟
11.“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12.懦夫的母亲不会哭泣。——拉丁谚语
13.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 陈羽《从军行》
14.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15.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16.繁笔的运用: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繁,细致入微。
17..《木兰诗》的主题,不是歌颂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不过,《木兰诗》并不像上述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而是别开生面地用女子代父从军的喜剧的形式来表达。当然,故事情节本身使诗在客观上有可能起到歌颂女子英雄精神的作用,但是歌颂英雄这个问题在诗中比之主题所反映的问题毕竟是居于次要的,它只能算是诗所包含的一个思想内容,不能说就是主题。
18.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19.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20.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2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22..“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
23.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24.最勉强的和平也比最正义的战争受人欢迎。——西塞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