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门慧开禅师语录 无门慧开禅师语录全文阅读

名句: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无门慧开禅师语录 无门慧开禅师语录全文阅读

  出自——黄龙慧开禅师的名著《无门关》的第十九则。

  原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译文: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果能没有闲事烦心,没有忧思悲恐惊缠绕心田,那么每年每季每天都将是人间最好的时节。

  

  

  扩展资料:

  龙慧开世称为无门和尚,传记散见於《续传灯录》卷三十五(《大正藏》五一册,七零八页)、《增集续传灯录》卷二(《卍续藏》一四二册,七七九页)、《五灯会元续略》卷三(《卍续藏》一三八册,九零六页)、《五灯严统》卷二十二(《卍续藏》一三九册,九六二页)。?

  无门慧开禅师,杭州钱塘人,俗姓梁,生於宋孝宗淳熙十年,卒於南宋理宗景定元年(西元一一八三至一二六零年),世寿七十八岁。

  禅师最初礼天龙肱和尚为受业师,披剃出家,后来遍历天下名山道场,寻师访道,但是一直无法契机,於是到平江府(江苏省)万寿寺参礼黄龙派下的月林师观禅师,月林禅师教慧开参“无”字话头。

  慧开每天对着“无”字苦苦参究,但是就像蚊子咬铁牛,如此六年寒暑,依然找不到契入的缝隙之处。慧开於是励志克责,在佛前自誓道:“我如果参不透这无字话头,绝不寤寐休息,我要是懈怠睡眠,就烂却全身,无一完好之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诗的题目是《颂平常心是道》,作者是宋代无门慧开禅师。该作录入其评释古代禅门公案的《无门关》一书,由此作该禅诗以表达他对“平常心是道”这句禅语的理解。此诗琅琅上口,最为佛门弟子所爱颂。

  

  扩展资料

  情感表达: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果能没有闲事烦心,没有忧思悲恐惊缠绕心田,那么每年每季每天都将是人间最好的时节。述说了内心想望的自由心灵,同时扣合了心经所传达的「观自在」。

  无语禅师四季偈

  应为无门禅师。为宋代僧无门慧开(1183~1260),撰有佛门经典《无门慧开禅师语录》。

  四季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平常心》的演讲稿

  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平常心即是自自然然,一无造作,了无是非取舍,只管行住坐卧,应机接物。

  这首诗出自黄龙慧开禅师的名著“无门关”的第十九则,琅琅上口,最为佛弟子所爱颂。黄龙慧开世称为无门和尚,传记散见於续传灯录卷三十五(大正藏五一册,七零八页)、增集续传灯录卷二(卍续藏一四二册,七七九页)、五灯会元续略卷三(卍续藏一三八册,九零六页)、五灯严统卷二十二(卍续藏一三九册,九六二页)。

  无门慧开禅师,杭州钱塘人,俗姓梁,生於宋孝宗淳熙十年,卒於南宋理宗景定元年(西元一一八三至一二六零年),世寿七十八岁。禅师最初礼天龙肱和尚为受业师,披剃出家,后来遍历天下名山道场,寻师访道,但是一直无法契机,於是到平江府(江苏省)万寿寺参礼黄龙派下的月林师观禅师,月林禅师教慧开参“无”字话头。慧开每天对着“无”字苦苦参究,但是就像蚊子咬铁牛,如此六年寒暑,依然找不到契入的缝隙之处。慧开於是励志克责,在佛前自誓道:“我如果参不透这无字话头,绝不寤寐休息,我要是懈怠睡眠,就烂却全身,无一完好之处!”从此更加精进勇猛,不敢须臾放逸。有时疲惫至极,就在大殿廊庑之下经行,甚至以头颅撞击露柱,以示克期取证的决心。有一天,慧开在法堂内经行,参“无”字话头,寂寥中,从遥遥的斋堂那一头,传来一阵一阵绵绵密密,如排山倒海般的鼓击,慧开胸中久远以来的疑团,顿然消失,豁然省悟,高唱偈颂:

  青天白日一声雷大地群生眼豁开

  万家森罗齐稽首须弥勃跳舞三台

  一派天淡云闲列长空,丽日高照大地春的气象。第二天,慧开迫不急待的跑到方丈寮,想把自己开悟的心境呈现给师父,请师父印证。月林看到慧开的偈子,不但没有赞叹,却高声大喝道:“你在何处见到鬼又见到神了?”慧开见到师父大喝,也当仁不让大喝一声,月林又做狮子吼,慧开面无惧色又大喝,师徒这时才相顾哈哈大笑,喝声笑声交织成一片天簌,回荡於堂宇檐下。禅,有时需要不惧不退的大勇才能承担。

  慧开在月林禅师座下开悟之后,从此大机大用,所言所行,无不与禅的机要脗合。南宋宁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年),慧开禅师振锡於安吉山报国寺,开始展开度众弘法的家务工作。之后,又往来居住於隆兴府(江西省)天宁寺、黄龙寺、翠巌寺,镇江府(江苏省)的焦山普济寺,平江府开元寺,建康府保宁寺,名震一时,受到缁素四众弟子的尊敬。

  南宋理宗淳佑六年(一二四六年)奉旨开创让国仁王寺,并驻锡说法於仁王寺,其间完成流传於禅林力作“无门关”,常奉召入选德殿,为理宗讲说法要。有一年,京城大旱,理宗请师登坛祈雨,慧开禅师持咒祝祷之后,默然返回寺中,理宗急忙遣派内侍前来询问,祈雨的状况如何?禅师淡然回答说:“寂然不动,感而后通。”语音方毕,天空俄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注下,解除了已久的旱象。理宗因此颁赐禅师金襕法衣,勅封为佛眼禅师,以示褒扬。景定元年四月命工匠砌塔,八日塔龛砌成,禅师自撰龛语道:“地水火风,梦幻泡影,七十八年,一弹指顷。”书偈毕,跏趺而逝。

  慧开禅师因为苦参“无”字话头而开悟,因此特别着重“无”字法门,他将历代禅宗重要的公案斟选汇编,选择其中的四十八期,纂集成为“无门关”一书,并自作序文道:“大道无门,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并且把赵州禅师“狗子无佛性”的公案列为第一则,深得六祖慧能大师“无念、无相、无性”的思想要旨。在四十八则脍炙人口的有名公案之中,第十九则的这首诗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流传最普遍,最能表达禅者“法尔随缘”自然无作的精神。这则公案是叙述幽默古佛的赵州从稔请教师父南泉普愿禅师的公案,赵州问南泉:“什么是道?”南泉回答说:“平常心是道”。“道可有趣向?”“拟向便是乖逆。”赵州又问:“如何了解道?”南泉回答说:“道不属於知,也不属於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赵州言下廓然洞明,无门慧开因此写下此偈,来赞颂这段公案。

  “平常心是道”这句话,始见於马祖到一禅师的语录:“平常心是道,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平常心就是长沙景岑禅师所说的要眠即眠,要坐就坐,热时取凉,寒时取凉,寒时向火,没有分别矫饰,超越染净对待的自然生活,是本来清净自性心的全然显现。如果着意追逐客尘,有心造作攀求,反而会丧失平常心的和谐性平衡性,而成为反常心、异常心。临济禅师在他的临济录一再提到无常人的概念,主张无事是贵人,但莫造作,只是平常。无门慧开禅师这首诗告诉我们为什麽世人不能享受人生的美好时节?因为我们心中有事,而且有太多的闲事悬挂在心头:我们罣碍社会地位不够显赫,事业不够亨通发达,待遇不够优渥,夫妻生活不够融洽,儿孙不够孝顺成才,朋友待我不够敬重,所求不能满足心愿,身体多病衰弱,人我是非烦心……肚里填满名闻利养,心中充塞财势情欲,再也挪不出一丝闲情去呼吸江上的清风,欣赏山间的明月,因此春天的百花开得再绚丽,与我两情不相干;冬日的皑皑白雪如何宜人,和我有何关联?我们如果能以临济无事人的平常心,去面对日常生活中横逆困顿,人我关系上的矛盾纠缠,必能享受山夫渔父“富贵银千树,风流玉一蓑”的风趣。

  平常心是道,大自然就告诉我们这个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何言哉!”今日我们对於生养我们的地球贪婪无度的摄取破坏,等到有一天,当春天不再有花香鸟鸣,地球温室反应愈高,不再有瑞雪飘飞的冬天时,人间便没有好时节了!日常生活中给自己一点平常心的智慧,给地球一点平常心的尊重!

  宋代无门慧开禅师的《无门关》里怎么有和于谦《石灰吟》一样的诗句...

  其实楼主应该颠倒一下:于谦是明朝人,慧开禅师是宋朝人,所以《无门关》在《石灰吟》之前。

  补充一下,曾经有人怀疑《石灰吟》不是于谦所作,比如上过百家讲坛的阎崇年。阎崇年认为《石灰吟》这首诗的确很能反映于谦的精神,所以后世不少文献也就以讹传讹把这首诗误认为是于谦所写。(流传到现在的也有很多是误传的,比如《生查子》“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很多人认为是欧阳修写的,实际上作者是朱淑真。)

  据传,于谦写《石灰吟》时好像是17岁左右……我个觉得,他参观后石灰炼成的过程中,无意中想到了慧开大师的那首偈诗(或者受那首诗的启发),他自己重新发挥了一下。而后人有意把这首诗认为是于谦的“原创”。

  宋慧开禅师诗的内容是什么

  无门关·平常是道

  南宋无门慧开禅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善是青松恶是花,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

  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欢迎参与无门慧开禅师语录 无门慧开禅师语录全文阅读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