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低调做人的故事及感悟:出头的椽子先烂, 别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

名句: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不低调做人的故事及感悟:出头的椽子先烂, 别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

不低调做人的故事及感悟:出头的椽子先烂,别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

“弯腰!”好,我就弯腰。“低头!”好,我就低头。但是脊梁上又重重挨了拳:“往下弯!”好,我就往下弯。可是腿上又凶猛地被踢了一脚:“再往下弯!”好,我就再往下弯。我站不住了,双手扶在膝盖上。立刻又挨了一拳,还被踢了一脚:“不许用手扶膝盖!”此时双手悬在空中,全身的重力都压到了双腿上,腿真有点承受不了……我的双腿已经又酸又痛。我真想索性跪在地上。但是,我知道那样一定会招来一阵拳打脚踢。我现在唯一的出路只有咬紧牙关忍受一切了。

——季羡林

每个人心底都希望自己是最优秀的,至少也要比别人优秀一点,当发现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难免心生嫉妒。老百姓有一句俗话“出头的椽子先烂”,过于锋芒毕露必将遭人嫉妒和痛恨。

三国时期,在曹营内任主簿的杨修可以说是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人。但是因其恃才自负,为此没少得罪自己的上司——曹操。

曹操曾建造一所花园。竣工后,曹操去视察,只提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手下人都不解其意,杨修解释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工人们把门改造完毕又请曹操前往观看。曹操大喜,问是谁如此了解他的心意,有人回答是杨修,曹操虽在嘴上对杨修赞美几句,心里却很不舒服。

又有一次,塞北送来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盒酥”三个字后就把盒子放在桌案上出去了。正巧杨修进来找曹操,看到了盒子上的字,竟然不等曹操回来就自作主张把一盒酥分给众人吃了。曹操回来后问起缘由,杨修说:“丞相在盒子上清楚地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么敢违背您的命令呢?”曹操听了,虽然面带笑容,但是心里却对杨修十分厌恶。

曹操性格多疑,深怕有人暗中谋害自己,谎称自己在梦中好杀人,告诫侍从在他睡着时切勿靠近他,并因此而故意杀死了一个替他拾被子的侍从。可是当埋葬这个侍从时,杨修喟然叹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了之后,心里愈加痛恨杨修,便想找机会除掉他。

曹操率大军迎战刘备时,在汉水一带对峙很久,曹操由于长时屯兵,到了进退两难的处境。此时恰逢厨子端来一碗鸡汤,曹操见碗中有根鸡肋,感慨万千。这时夏侯淳入帐内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道:“鸡肋!鸡肋!”于是人们便把这句话当做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即叫随军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淳见了便惊恐万分,把杨修叫到帐内询问详情。杨修解释道:“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何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淳听了非常佩服他说的话,营中各位将士便都打点起行装。曹操得知这种情况,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为由把他杀了。

古今中外,一些过分张扬、锋芒毕露之人,不管功劳多大,官位多高,最终多数不得善终,这是人尽皆知的历史教训。

当年刘邦曾经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带兵最多也不能超过十万。”刘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这样的回答,刘邦怎么能不耿耿于怀!

古人说:“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处于被动境地时一定要学会藏锋敛迹,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对方射击的靶子。有才干本是好事,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同时也会刺伤自己。要知道,出头的椽子虽然显眼,但也是最先烂掉的一个。

明朝号称江南第一富豪的沈万三,为了讨好朱元璋,竭力向刚刚建立的明王朝表示自己的忠诚,拼命地向新政权输银纳粮。

有一次,朱元璋让沈万三出钱修筑金陵的城墙。沈万三不仅按质按量提前完工,而且还提出由他出钱犒劳士兵。朱元璋一听,生气说:“朕有雄师百万,你能犒劳得了吗?”沈万三没有听出朱元璋的话外之音,急忙表示:“即使如此,我依然可以犒赏每位将士银子一两。”

朱元璋听后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一方面是对沈万三的财富的惊讶;另一方面,他对沈万三竟越俎代庖,仗着富有将手伸向军队的行为十分气愤。

后来,朱元璋用计让沈万三倾家荡产,并下旨将沈家庞大的财产悉数抄没,同时将沈万三全家流放到云南边远地区。这一切都是沈万三为富不懂自持、谦恭,在君王面前过于显露自己的锋芒所致。

【感悟】

老子曾说过:“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真正有钱的人是从来不露富的,真正有品位的人是从来不招摇的。

因此,如果一个人有才,那么不要骄傲自满,以为全世界数自己最聪明。同样,如果一个人有“财”,那么也不要持“财”自傲,四处炫耀。

欢迎参与不低调做人的故事及感悟:出头的椽子先烂, 别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