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
1.汇报:课文讲了几件事?找出有关的自然段。
2.小结揭题:妈妈对婆婆的孝顺潜移默化的感染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他们都懂得在生活中将心比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课《将心比心》。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4.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并进行交流。
5.读准词语:推开沉重松手道谢温暖
6.教师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注意“心”字的结构。
7.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8.本课语言通俗,而且没有生字僻词,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我觉得难的是感动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将心比心,从文本中受到德育的熏陶,是教育学生的主要目标。所以我定下的第二条教学目标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从网上搜集学生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宣传片——“心在一起”做为导入,贯穿课堂,营造课堂气氛,感染学生。媒体资源播发,生动地体现生活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行为,学生似身临其境,受到片中人物的感染,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9.学生交流 读后感 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母亲又是怎样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10.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11.《将心比心》教学课件知识讲解ppt
12.四年级处于第二学段,第二学段的阅读方法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课文。”《将心比心》一文,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所以我第一条教学目标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文中两处人物的语言和结尾的重点段。”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使用电子文稿演示文中人物语言和作者体会反复朗读,体悟文中人物的感情。
13.理解课题:是说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体会别人的心理,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14.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针对本班情况,以学段目标为依据,我定下的第三条教学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认真听别人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教学目标是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15.分组读第自然段,读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的两件事?
16.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敢于发表自己见解。
17.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文中两处人物的语言和结尾重点段。
18.自由读课文第二小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19.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0.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1.学习第三小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么?
22.阿姨对奶奶的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4.妈妈对护士的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25.如果阿姨为你推门你会怎么说?奶奶怎么说?阿姨怎么回答?
26.引导有感情地朗读阿姨说的话,谈感受,体会阿姨将心比心,帮助奶奶,懂得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自己要先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