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曲屏先暖鸳衾惯,夜寒深、都是思量。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写出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及他的名言谭嗣同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
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苏武 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
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
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
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
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
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豫让 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
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
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
后来他把全身漆成癞子,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
吉平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视为国贼。
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
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
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
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
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
谭嗣同、苏武、豫让、吉平四人,为了忠义可以忍受万般折磨,直至献出生命。
他们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他们舍生而取的“义”,只能是忠义。
你所知道的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有哪些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孟子 生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董存瑞 ,黄继光,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阿庆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