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欲望, 才能成为强者

名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克制欲望, 才能成为强者

克制欲望,才能成为强者

那些不和别人比较,专注于自己世界的人们是幸福的。他们热爱自己的学业,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命的乐趣,这一乐趣是持久而宁静的,不是转瞬即逝的。因此这一乐趣必须来自心灵而不是来自现实世界对于物质的拥有。和物质的满足相比,心灵的富足是真正快乐的源泉。

——俞敏洪

有人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在没有车的时代,人们希望能有一种代步工具,之后出现了马车、汽车、火车、飞机。在没有水的地方,人们渴望有水,之后人们开始贮存雨水、挖井、开河引水。为了满足视觉上的追求,人们制造了各种美的东西。为了满足口感上的追求,人们烹调了各种美食。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对生活的追求也同样如此,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积极向上的追求和期望会催人奋进,让世界变得美好;不切实际、贪婪无度的欲望是万恶之源,会让人们变得疯狂、邪恶。

我们常常感叹自己活得很累,实际上多数情况是因追求过多而导致的“心累”。就像明代文人朱载堉的那首《十不足》一样:“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与大厦,床前又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分金恨不得玉,封侯怨不授公,授公还欲为帝,为帝则求长生。有的人就是因为欲望太盛,最后弄得一无所有。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有一次,子佩邀请楚庄王前去赴宴,楚庄王听后爽快地答应了。子佩在京台将宴席准备就绪等待良久,可就是不见楚庄王驾临。第二天子佩前去拜会楚庄王,并向他询问为何没有赴宴的原因。楚庄王对他说:“我听闻你在京台摆下盛宴。京台这地方,向南看便可见山,左边是长江,右边是淮河,假如我真到了那里,就会快活得忘记了死的痛苦。像我这样德行浅薄的人,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快乐。我怕自己会沉迷于此,流连忘返,耽误治理国家大事,所以改变初衷,决定不去赴宴了。”

由于楚庄王时刻懂得克制并约束自己,并且与欲望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其登基后不久便创造出“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的盛世局面,成为一个治国有方的君王。

人不能没有欲望,如果没有了欲望,则会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缺少热情、缺少投入、缺少追求,生活将会变成一幅苍白的画卷。但是人也不能贪欲过盛,欲望就像水一样,没有了会干旱,但是太多了就会泛滥成灾。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把握其中的尺度。

追求财富,占有金钱,本无可厚非。那么富有到什么程度才算富有,占有多少金钱才算多?仔细想想,人们真正的需要非常少,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可是人的心理却非常有趣,每当有好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看到金山银山就试图归入囊中。一个人如果不知满足,什么都想得到,那么结果是什么都得不到,最终是“南柯一梦”。

从前有一个乞丐,他整天在街上流浪,睡的是破庙,吃的是乞讨来的剩饭,他常常想,哪天自己要是能捡到一锭银子就好了,那自己就去城里最大的饭馆去吃一顿。

有一天,城里大财主家的狗不见了,财主非常着急,便张贴告示:谁要是能把自己的爱犬送回来,就赏银一锭。碰巧这条狗被乞丐给找到了,他非常高兴,第二天便抱上小狗准备去领酬金。没有想到,赶到财主家的时候,赏银已经翻了一倍了。乞丐心想:“要是等到明天,赏银是不是会更高呢?”于是乞丐又把狗抱了回去。

第三天、第四天,赏银变得越来越高,到了第七天的时候,赏银已经变成一万两黄金了,乞丐大喜,连忙要去领赏,可没有想到,那条狗已经饿死了,乞丐没有领到赏钱,只能接着做乞丐了。

欲望是一种可怕的能量,我们如果能够合理地支配它,那么它就会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动力;相反,如果我们被它所支配了,那么后果就严重了。

欢迎参与克制欲望, 才能成为强者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