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一、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二、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三、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四、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五、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六、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七、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八、今当远离,临表涕不知所言。
九、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十、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十一、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之,不以宠而作威。
十二、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十三、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
十四、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十五、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十六、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十七、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十八、非宁静无以成学。
十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远。
二十、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二十一、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事不虑其计。
二十二、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二十三、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
二十四、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二十五、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二十六、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二十七、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二十八、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二十九、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三十、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三十一、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三十二、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三十三、志当存高远。
三十四、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三十五、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三十六、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三十七、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十八、劝农业,无夺其时。
三十九、有文事必有武备。
四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四十一、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四十二、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四十三、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四十四、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四十五、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四十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四十七、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四十八、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四十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五十、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五十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五十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五十三、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功也,犹璧之不污。
五十四、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五十五、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
五十六、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五十七、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五十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五十九、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六十、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六十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六十二、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六十三、观日月之行,不足以为明;闻雷霆之声,不足以为听。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
六十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六十五、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六十六、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六十七、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六十八、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六十九、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七十、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