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人言未必犹尽,听话只听三分。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不念旧恶。 不念旧恶。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本句大意是:不计较别人过去的劣迹。这句表现出孔子仁慈宽容大度的道德观。只有“不念旧怒”.才能抛开宿怨,一切向前看;只有“不念旧恶”,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团结起来,搞好事业。可用以形容胸怀开阔豁达,不斤斤计较。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0.不贰过。 不贰过。 孔子《论语雍也》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
11.无伐善无施劳。 无伐善无施劳。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伐:炫耀。施:夸张。这两句大意是不要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要吹嘘自己的功劳。这些道理,都从“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而来。“伐善”“施劳”,都是骄傲自满的表现,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谦虚谨慎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成就事业。为人处世可引以为戒。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能做到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的人,基本不可能犯上作乱。当然,亦会有例外,比如‘间谍’。国内最早的描述应该是:谍,军中反间也。主要有足够的动机,有可能是反规则的。毕竟古代是社会观,与现代的世界观,所包含的复杂性是不可并提,扯远了。。。
1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8.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 见《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类:类别,区别。本句大意是:施行教育不分类别,人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具有浓郁的民主色彩。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的政治条件下,能够提出~的口号,不分社会地位,不论任何资历,广泛施行教育,的确难能可贵。
19.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不贰过。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载孔子语。迁怒:转移怒气。贰(èr二:“二”的大写,这里是重复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不转移自己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孔子赞扬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话。当时,鲁哀公询问孔予他的弟子中谁最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可见孔子把~当作“好学”的标志,而且认为一般人很难达到。所谓“不迁怒”,是指不乱发脾气;“不贰过”,是指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今天仍可以此作为自我修养的要求,特别是“不贰过”,如能做到,受益无穷。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文名句的背诵与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
21.杜牧在《泊秦淮》一诗中以“ , ”的议论点题,表达了对当权者的讽谏之义。
22.答题步骤: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4.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速:快,指很快取得成效。则:就。然:到。本句大意是:光图快就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孔子请教治理莒父的办法,孔子回答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计较小利;急于求成则达不到目的,计较小利则成不了大事。事物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和一定的过程,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如果违背了这种规律而急功近利,那么是注定达不到目的的。可用于规劝急于求成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